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錄取結(jié)束后,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傳來喜訊:材料物理專業(yè)1701首屆拔尖班,30人全部參加考研,有26人達到國家線,最終24人被錄取,錄取率高達80%。其中有16人被西北工業(yè)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錄取。這樣備受矚目的成績離不開同學們個人的堅持奮斗,離不開親朋好友的支持鼓勵,離不開師生共同營造的良好學風,更離不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材料系教師們對材料物理拔尖班實行的創(chuàng)新性舉措:“研究生+本科生+碩士生導師”三位一體融合育人育才培養(yǎng)模式。
“三位一體” 心有所向立目標
所謂首屆“拔尖班”,并不是提前把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選入同一個班后培養(yǎng),而是決定要把這個班的學生按照新的培養(yǎng)模式統(tǒng)一“拔高”。這一切要從2019年說起。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生入學后,不會立刻劃分專業(yè)方向,而是先上好“材料類”的通識教育課程,打好學生專業(yè)基礎(chǔ),引導學生了解各專業(yè)方向,在大二下半學期再根據(jù)學生個人選擇,進行專業(yè)方向分流。2019年,材料物理專業(yè)大類分流時變更為1個自然班招生,學生人數(shù)控制在30人。當時,材料物理專業(yè)隸屬的新材料系共有18個老師,其中碩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和材料物理1701班師生比約為1:3?!盀榱藢崿F(xiàn)以研帶本、以本促研、協(xié)同發(fā)展,促進育人育才質(zhì)量的快速提升,我們順勢以材料物理1701班為試點設立拔尖班,按照研究生模式進行本科生培養(yǎng),推行‘研究生+本科生+碩士生導師’三位一體融合育人育才培養(yǎng)模式。”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宋海洋介紹。
材料物理拔尖班成立后,新材料系給每位碩士生導師分配1-3名學生。新材料系主任肖美霞老師說:“所有導師都非常認真負責,給學生布置英語翻譯作業(yè)、帶本科生參與研究生的科研過程、舉辦師生交流座談會,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學業(yè)指導。學生在生活上遇到問題,導師們也會盡力幫助?!?/span>
“我就是被三位一體培養(yǎng)模式吸引,才選擇了材料物理專業(yè)?!卑嗬镌S多同學都這樣說。“在導師和碩士生師兄師姐的幫助下,我參與了科研實驗過程,加深了對專業(yè)的了解,提前熟悉了研究生導師的培養(yǎng)模式,了解了研究生學習生活的方式,這些都為我后期考研做好了鋪墊工作?!笨既腚娮涌萍即髮W的郭志強說。

學風優(yōu)良 良性競爭創(chuàng)佳績
“大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考入長安大學的雷楠楠同學感慨地說。在“人格塑造、能力培養(yǎng)、文化傳承”的培養(yǎng)理念之下,材物1701班逐漸形成了追趕超越、深入科研的學風和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班風。30位同學相互影響,相互成就,在獎學金評定、學科競賽、學生工作、社會活動、體育比賽等多個方面均取得傲人的成績。
學習好是拔尖班的“標配”。材料物理1701班連續(xù)兩年榮獲“優(yōu)良學風班”的榮譽稱號,所有同學以此為傲。全班共獲品學兼優(yōu)獎學金34人次,雷岳峰等9位同學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累計獲得的獎助學金超過十萬元。
學有余力的同學對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他們在新材料系老師的帶領(lǐng)下,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古凱凱等8位同學在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中斬獲3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和2個三等獎,薛博瑞在全國數(shù)學建模比賽中獲二等獎,郭志強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二等獎,黃凡薇等7名同學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獲金獎3項、銀獎4項,張藝茹等同學在“挑戰(zhàn)杯”陜西省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獲集體三等獎。班里還有同學在科研方面也嶄露頭角,張普智和王純以第一作者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2篇,王純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
學習之余,同學們也積極參與學校和班級的學生工作和社會活動。全班累積42人次獲得校級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優(yōu)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馬長青等同學曾參加抗疫志愿服務、金相技能大賽志愿服務、赴美社會調(diào)研等社會活動。
體育活動是學習生活的有效調(diào)劑。楊成斌、黃凡薇等同學在陜西省乒乓球錦標賽、石油杯乒乓球聯(lián)賽、陽光體育節(jié)乒乓球單打比賽中摘得桂冠;尤婉清等同學在足球、籃球、羽毛球賽事中均取得佳績。
“優(yōu)良的班風和學風是一個集體快速成長成才的根本。我很幸運能在這樣一種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的幫助下學習。”考入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的張藝茹說。

點滴積累 良師益友促信心
“堅定的信念”和“合理的規(guī)劃”是材物1701班在分享考研心得時提到最多的建議??既肷綎|大學的尹茂營說:“備考是一個‘持久戰(zhàn)’,除了個人努力,樹立目標、學習規(guī)劃、信息獲取、學習氛圍、親友支持,每一環(huán)都意義非凡?!?/span>
拔尖班成立時,宋海洋教授擔任班主任。宋老師與新材料系碩士生導師們一起,多次圍繞“學習+考研”主題組織召開師生專題座談會、考研動員及交流會。“班級學習氛圍濃厚,許多同學一入學就已經(jīng)定下考研的目標,讓我認識到人生可以更進一步,學問可以更深一層?!笨既胛靼怖砉ご髮W的李正奎說。“一開始我沒有考研的想法,是進入材料物理1701后,才定下考研目標。”全班有13位同學都是相同的情況。
提起自己的導師,同學們有說不完的話。考入燕山大學的張麗蓉說:“宋海洋教授關(guān)于科學研究和未來人生規(guī)劃的分享,讓我到現(xiàn)在都記憶猶新,不斷深思?!笨既胩m州大學的董云霞說:“我的導師李燕老師一路陪伴著我考研,教我如何備考,如何擇校,每周的學習量要通過微信反饋給她;在我考研最焦慮的時候,她帶我出去散心,緩解壓力,非常感謝我敬愛的李燕老師?!蓖瑢W們也對那些幫助過自己的研究生師兄師姐滿懷謝意?!皠⒙攲W姐、張珊珊學姐和王光輝學長,在我選擇目標校、復試調(diào)劑、聯(lián)系導師時,都給予我及時的幫助,讓我順利走完考研路?!笨既腙兾骺萍即髮W的李明慧說。
材物1701班的學生都住在5號宿舍樓,其中2間宿舍全員都考上了研究生。“在備考期間我們一直都互幫互助,考研前期大家總是焦慮,就會和舍友傾吐。考研后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會在晚上拉著舍友一起研究解決?!臂ド骸⒑罴焰?、張藝茹、張麗蓉同住在548宿舍,她們這樣說??既胛靼怖砉ご髮W的胡一晟談起舍友,笑著說:“許多邊泡腳邊討論的夜晚,成為我們考研路上難以忘懷的記憶?!?/span>
備考過程艱苦,考驗著同學們的耐心和毅力,但總有那么多溫暖的時刻鼓舞著他們堅持。父母們多是默默的關(guān)心,考入華南理工大學的尤婉清說:“為了不影響我復習,爸媽跟我視頻的時間都減少了?!笨既胩砉ご髮W的晉明超說:“心態(tài)不好的時候,父母一直打電話鼓勵我,還把我最愛吃的東西送過來?!庇行┩瑢W在戀人的支持中得到了動力,也有同學得到了意外的鼓勵?!翱佳挟斕?,一位不認識的學妹沖我說‘學姐考研加油’,當時非常感動,給了我力量?!笨既胛靼怖砉ご髮W的張婉鈺說。邾珊考入了南京郵電大學,她說:“連樓管阿姨都說,好好考研,趁年輕要多讀書?!?/span>
發(fā)揚踔厲 傳承精神再出發(fā)
“我很慶幸成為材料物理1701拔尖班的一員?!边@是材物1701班很多同學的心聲。三位一體育人育才培養(yǎng)模式的成功實踐,不僅讓本科生在導師的指導和研究生的幫助下完成了成長和蛻變,也使得碩士研究生在協(xié)同發(fā)展的過程中提升科研和指導能力。以研帶本、以本促研,導師們在育人機制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更加了解學生所需,從而采取最高效的方法挖掘?qū)W生的潛力。
材料物理1701考研成功的同學們?nèi)缃褚渤蔀椤皫熜謳熃恪保麄円园寥说某煽兏姓僦鴮W弟學妹。畢業(yè)季期間,新材料系的老師特別邀請了材物1801班的學弟學妹與1701班共同拍攝畢業(yè)照,以此紀念三位一體育人育才培養(yǎng)模式的傳遞。老師們讓1701班的學生將自己的經(jīng)驗和心得分享給下一屆拔尖班的學弟學妹,讓同學們感受傳承之力,砥礪奮斗,不斷前行。
“我們材物1701班以實際行動和優(yōu)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喜迎建校70周年。希望材物1801和1901班的師弟師妹們擔起再創(chuàng)輝煌重任!”雷岳峰、羅偉、侯雨軒等同學希望學弟學妹們能接好接力棒?!翱佳兄皇侨松飞系囊粋€站點,未來的道路仍需奮斗,努力、拼搏是我們應該具備并且培養(yǎng)的品質(zhì),希望材料物理專業(yè)18級和19級學弟學妹們能尚德篤學、不墜青云之志,勿忘初心、不負少年芳華!”這是張晨、張彥軍、胡一晟等同學給學弟學妹的寄語。
目前,第二屆材料物理1801拔尖班和第三屆材料物理1901拔尖班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研究生+本科生+碩士生導師”三位一體的育人育才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理念?!拔液苄牢浚瑑?yōu)秀的育人文化已經(jīng)在新材料系形成,希望這種文化能一直傳承下去,助力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提升?!彼魏Q髸浾f,“我們也將嘗試在其他專業(yè),采取動態(tài)調(diào)整的導師指導方式,試點推行三位一體的育人育才培養(yǎng)模式?!?/span>
風鵬正舉,材料物理1701的同學們即將共赴山海,揚帆起航,再次出發(fā)。

后排左起依次為:周凱,趙晨曦,尹茂營(山東大學),張晨(長安大學),侯雨軒(西安石油大學),宋昌升,郭志強(電子科技大學),羅偉(蘭州大學),谷凱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楊成斌(西南石油大學),馬長青(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正奎(西安理工大學),薛博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岳峰(西北工業(yè)大學),雷楠楠(長安大學)
中排左起依次為:董云霞(蘭州大學),李明慧(陜西科技大學),王純,黃凡薇(西安石油大學<推免>),尤婉清(華南理工大學),侯佳婷(長安大學),張彥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張普智,胡一晟(西安理工大學),鹿德勝,晉明超(太原理工大學)
前排左起依次為:張婉鈺(西安理工大學),張藝茹(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新材料系教師高歡歡,新材料系主任肖美霞,學院黨委書記宋海洋,時任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郭荊,學院2017級輔導員岳東東,邾珊(南京郵電大學),張麗蓉(燕山大學) 括號內(nèi)為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學校名稱
文:劉婧、肖美霞